《畅游在重彩的海洋里》--读曾仲作老师海洋生物画作有感
曾仲作老师是我的前辈,亦是我的故乡人。他性格温和又豪爽豁达。虽同为丹青,但丹青之外的文章我还是写得少之又少,每每拿起笔来,总是战战兢兢,小心脏“扑通扑通”的,就好像要过门的小媳妇,既兴奋又紧张。
记得曾老师夫妇俩邀请我和朋友到海陵岛作客时,他们都是拿大盆大盆的海鲜来招待我们,让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大饱囗福。席间品茗论画,天马行空,真是痛哉快哉!在曾老师的画室里,我们仿佛就象置身于一个海洋生物的童话世界里。墙壁上下,都悬挂或放置着曾老师的画作。通过曾老师和夫人,其间认识了很多海陵岛的朋友。我们跟着曾老师坐船出海,体验了一把海上的生活。回到广西,每当想起在海陵岛上与曾老师相聚的点点滴滴,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还能感受得到曾老师他们无限的热情及和谒可亲的笑容。
曾老师创作起来那是孜孜不懈地全身投入 。他就象他画中的一条条有生命灵魂的鱼,跟着这些海洋的精灵在珊瑚之中追逐而跃舞。他的整个心身与才思,如同那海洋深处的暖流,不停的湧跃旋回。他对海洋世界的膜拜、对海洋生物的尊重,通过手中的笔、墨、色不停的相互浸染交融,层层叠加而跃然纸上。他的情感喜乐,也通过眉宇之间,唇角之间写在了脸上。
曾老师的海洋生物重彩画,弥补了中国绘画领域里“天人和一”中缺失的海洋文化,弥补了人与自然中海洋及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谐相生的艺术展现之空白。熟悉中国美术绘画史的人都知道,从先秦时期到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两宋,中国绘画走过了从人物到山水花鸟的发展与成熟过程。至元明清,山水花鸟人物及在诗、书、画、印相结合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洋画法中的光、影、色、构图、透视等概念也被中国的画家们借鉴并融入到画中。到现代,中国绘画走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历史新高。从古到今,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伟名的大画家如繁星璀璨,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阎立本、董源、黄公望、唐寅、董其昌、徐渭、石涛、郑板桥、高剑父等等,他们创立的画种画派及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和绘画技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遗憾的是,由于受千百年来中国农耕文化历史的缚束,中国的画家们在面对大自然的作画过程当中,思想意识与行为意识,都还自觉与不自觉地陷入到“天人合一”的陆地思维当中,而比陆地更广阔的海洋世界却被目短于自见了。
中国不缺画家,但缺少有洞察未知世界,并敢于探索、解答、认知未知世界的天才画家。曾仲作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他身体力行,面对大海,他潜入海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感知海底的世界。为什么他的画能打动观者?因为他的一呼一吸,都一笔一画的描绘在了他的作品之中。曾仲作老师首创的海洋生物重彩画,其意义在于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美术绘画史上对海洋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益的第一次艺术探求,他首次用中国画中的重彩形式,把海洋之中的生物及环境,多层次多维度的用艺术的形式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巧妙地把谢赫六法应用到海洋生物重彩画之中,又传承光大了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理念,从而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兼工带写,彩墨并重,开创了中国画海洋生物重彩画派的新纪元。
保尔 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曾仲作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不负时代,面对大海,每日在海洋生物重彩画里耕耘不己;他著书立传,培育新人;他早以把他的一生融入到广阔的海洋之中,融入到向世界人民推介中国文化之中!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曾老师说,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要画一幅世界海洋生物的长卷。我衷心地祝福曾老师,祝他青春永驻,万事胜意!兼向曾仲作老师致敬!
2022年2月20日黄春(黄真人)于广西宜州会仙山下文心斋
曾仲作现代重彩画作品《海畅》96X70cm 收藏——中国国家博物馆